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谋篇布局安徽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省属企业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巩固安徽省属企业全国第一方阵、中部领先地位和在长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充分发挥打造我省“三地一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规模实力持续壮大。截至“十三五”末,28户省属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达到17693亿元、7661亿元,分别比2015年末增长37.1%、73.8%。2020年,28户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9230亿元、利润总额822亿元、净利润647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50.8%、312%、435%,均创历史新高。与全国及中部地区省级国资监管企业相比,省属企业营业总收入居第7和第2位,利润总额居第3和第1位,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和中部领先地位。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并实现争先进位,7户省属企业入围中国500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省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提高6.3、5.5、6.1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大幅提升。资产负债率降低9.4个百分点,处于全国省级国资监管企业较低水平和中部地区最低水平。2016年以来,省属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呈现稳步攀升趋势,2020年达109%,较2015年提升7.4个百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较2015年提升8.9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92.9亿元。过剩产能、低效无效资产加快退出,2016年以来马钢集团和3户煤炭企业分别退出炼铁384万吨、炼钢473万吨、煤炭2634万吨。累计处置“僵尸企业”160户,完成率100%。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出台推动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提出“四加一减”政策,联合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十三五”期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6.8%,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121.1亿元。凝练实施省属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全力推进省属企业科技攻关,取得一批重大进展。海螺集团水泥制造全流程智能化及二氧化碳捕集纯化技术、铜陵有色集团铜箔制造、淮河能源集团瓦斯治理等技术处于行业前沿,江汽集团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叉车集团5G无人驾驶AGV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推动皖维集团与中科大共建PVA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协同攻关。截至“十三五”末,省属企业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8个、省级创新平台132个。人才质量明显提升,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1216名,高级技工、技师40791名。省属企业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基础原材料等领域获得重大创新突破,累计获得各类专利16352件,其中发明专利4541件,荣获省部级以上技术奖753项,其中国家级技术奖45项,主持制定各类技术标准441项,其中国家标准187项,行业标准154项。
——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框架全面形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地实施,形成国企改革安徽方案。整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实施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海螺集团与国贸集团战略重组,推动江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战略合资合作,组建成立引江济淮集团、省港航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70%,在全国和中部地区分别居第4位、第1位。江汽集团、华安证券、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淮北矿业煤电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增加到20户,在全国和中部地区分别居第6位、第1位。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49%,比“十二五”末提升6个百分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9户省属企业集团、282个子公司(含马钢)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省属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规范董事会制度实现全覆盖。完成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实现了“五个100%”。
——国资监管效能有效提升。深入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在全国率先发布授权放权清单,取消、下放、授权监管事项33项,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形成。省国资委机关内设机构完成调整,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26户省属企业全部设立内部监督委员会,初步形成大监督格局。完成省属企业功能分类,扎实推进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快建设、积极应用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国资监管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深化省投资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在省国控集团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并通过授权放权、股权划转方式,进一步壮大了“两类公司”资本实力。
——社会贡献力量不断增大。深度融入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大力推进系列项目工程,省属企业累计完成投资额6388亿元。连续七年完成与中央企业合作“四个2000亿”目标,倡议发起并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国资国企联席会议,积极推动长三角国有经济协同发展。省属企业5年累计上缴税费2293.5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比例稳定保持9%左右。2020年在岗职工39.6万人,人均薪酬“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0.9%。2017-2020年省属企业劳动生产总值增速分别高于全省GDP增速17.4、9.4、4.6和7.9个百分点,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省属企业主动服务大局,全力提供紧缺防疫物资、煤电油气运以及居民生活用品等基础保障,10户省属企业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被誉为“雪中送炭、国企风范”。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在贫困县累计实施帮扶项目842个,投入帮扶资金13.2亿元,定点帮扶的25个县(区)、3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省属企业在省内贫困县实施项目489个,完成投资总额468.2亿元,有力彰显了国资国企责任担当。省交控集团及省国资委驻望江县高士镇黄河村扶贫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大力开展产业援疆、援藏,省属企业在新疆、西藏设立企业11家,开展合作项目84个,投资规模超200亿元,带动当地就业近9000人。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政治建设,“两个维护”制度保障更加健全,持续推动企业各级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推动党建工作要求进公司章程,全面建立省属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制度。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基层党建“领航”计划,在全省推广叉车集团党建“五法”,5880个企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验收达标。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立践行“安徽国资机关精神”。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组建省国资委党委党校,加强党员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一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扎实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连续开展省属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全面推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严起来、立起来、强起来,国有企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快形成。
“十三五”时期,省属企业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省属企业规模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国企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属企业面临多方面的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畅通双循环战略链接,有利于发挥省属企业资本、管理、技术、人才等优势,抢占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空间,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需求动力。重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有力拓展了省属企业发展空间。我省打造“三地一区”,为省属企业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极大提振市场预期,巩固回升向好势头,特别是我省加快培育十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为省属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科技领军企业营造良好环境。改革红利加快释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为省属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带来了新的契机。
省属企业发展同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省属企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竞争方式更为多元。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破”与“立”更替和变换的推手,倒逼国有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对省属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企业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出考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尤其是处于传统行业、重化工业、上游产业的省属企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到攻坚克难、整体推进关键阶段,对重点关键问题的破局、提高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提出更高要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政策创新难度进一步加大。
总体来看,省属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但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以及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创新驱动,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提升国资监管效能,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提高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提升省属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持续巩固全国第一方阵、中部领先地位和在长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省属企业的全面领导,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充分发挥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省属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全省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聚焦主责主业,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省属企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突出省属企业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和战略安全等功能,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和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一圈五区”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聚焦卡点、突出重点,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省属企业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加大省属企业市场化改革力度,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着力提高资本化、证券化水平,深化开放合作,深度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推动省属企业成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支持省属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国有资产质量,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省属企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成为引领带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保障全省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省属企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顶梁柱”、“压舱石”的战略使命和支撑作用充分显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有经济布局更加优化,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扎实有效,国资监管机制完善有力,省属企业党的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全国第一方阵、中部领先及在长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地位持续巩固。
——质量效益实现更大提升。在不断提升质量效率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规模速度实力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年均增长8%左右。在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时,整体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左右。
——科技创新实现更大进步。“十四五”时期,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显著增多,发明专利拥有量显著增加。人才质量显著增强,科技人员占职工人数比重明显增加,力争在“高精尖缺”等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攻关取得重要成果,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
——国有经济布局实现更大优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制造业比重保持稳定,省属企业产业布局更加完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步伐加快,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用更加突出,形成一批重大产业集群、高质量上市公司集群、若干产业基金集群。打造一批国有资本深度参与的高质量千亿级企业、万亿级产业,孵化一批科创板创新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更大跃升。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日益合理,清洁能源占比稳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两高”项目得到坚决遏制,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国家及省下达目标值。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防治体系不断完善,污染源和风险点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成熟健全,“双碳”战略积极稳妥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企改革实现更大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深化,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三项制度改革实现更多实质性突破。
——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实现更大完善。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分类改革、分类考核、分类监管成熟定型,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监督工作闭环更加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完善,强化国有资产监督和违规责任追究。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建设并高效运行全省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实现监管方式科学化、信息化、法治化,争创全国一流国资监管机构和模范政治机关。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两类公司”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省属企业改革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实现更大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具有安徽特色的省属企业党建品牌矩阵基本形成,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服务生产经营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企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挥。
第三章 聚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强省、创新安徽建设,坚持创新在省属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健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节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省属企业聚焦有机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属材料、新型储能材料和技术、生物育种、高端制造等前沿基础领域,与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学探索与研究。引导企业以基金支持、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合资助等方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支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稳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
加快构筑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引导省属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及全省基础研究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深化与中科大战略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设立省属企业先进技术创新中心,组建省属企业产业研究院,推动相关省属企业与中科大联合设立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平台。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引导省属企业培育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双创”示范基地等创新和研发平台。鼓励省属企业积极引进或并购境外研发机构,布局建设海外研发平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强化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撑。提升“招才引智”水平,鼓励企业通过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股权投资等方式,实施柔性引才用才,引进一批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带动作用的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持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到省属企业任职“科技副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培养一批首席专家、科创领军者,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第二节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瞄准“卡链”“断链”等产业薄弱环节及工业“四基”瓶颈制约,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攻关,部署实施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扩容升级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动态调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重点创新示范项目清单”。鼓励省属企业积极参与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创新工程攻关、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等计划。
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攻关。支持省属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鼓励省属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跨所有制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联合开展产业共性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鼓励省属企业内部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合作,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推动企业健全技术攻坚组织管理机制,采取“揭榜挂帅”“竞争赛马”“军令状”等方式,选拔技术攻坚领头羊、先锋队,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推动省属企业建立及完善首席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制度,建立科研项目分类评价制度,积极推行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新型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资助机制,综合运用研发奖补等多种政策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发展。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第三节 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用于支持省属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奖励、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项目落地。鼓励省属企业各类产业和科创基金,加强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支持国有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鼓励省属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积极引导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实现“十四五”时期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支持提升省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举措,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强化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创新导向,增加科技创新在业绩考核和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健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项目团队可以实行工资单列,不受单位工资总额限制。落实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科技成果加分奖励等政策,对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
构建高效顺畅的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省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开展事前约定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鼓励省属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订单式”创新合作模式,逐步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要素与省属企业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发挥省属企业内部市场优势,为重大创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促进成果转化。
第四章 聚焦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着眼于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加快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形成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不断培育壮大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第一节 推进新材料产业强基补短
坚持需求牵引和战略导向,围绕新型建材、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加快补齐关键新材料短板,加大高端前沿新材料探索研发力度,形成“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的发展格局。鼓励相关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高质量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力争在先进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更大技术突破。实施新材料产业强基补短工程,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第二节 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稳中提质
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行业发展趋势,着力优化汽车产品和服务结构,推动省属企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向高端化。引导江汽集团聚焦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服务全价值链环节,形成万亿级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生态主导型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加快补链、强链,推动形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及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等关键总成的产业链条,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优化生产布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设计、投放和市场推广,发展中高端市场。加快开放发展,深化与蔚来的合作,从“代工”往工艺设计等前端合作拓展,从制造环节往销售、服务等后端合作拓展。拓展与大众的合资合作领域,形成深度融合、特色发展格局。实施汽车生产线智能化建设,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及试点,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引导省属金融投资类企业利用资本力量支持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第三节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壮大
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壮大工程,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自主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装备、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新型关键基础零部件等先进通用设备。围绕煤炭的勘探开发,着力提升采掘设备、煤矿高效运输设备、洗选设备质量,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定做新型智能采掘装备,推动相关企业跻身国内煤机装备制造第一方阵。支持铜陵有色集团围绕矿山资源产业上下游努力发展环保和无轨成套设备产业。支持叉车集团引进生产线,大力建设智能工厂。积极推动海螺集团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经验,加大装备制造研发生产力度,推动5G技术工业场景应用,加大露天矿区无人驾驶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提升矿山数字化、智能化整体水平。
第四节 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坚持数据赋能、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实施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省属企业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扩大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加快5G技术在水泥、矿山、煤矿、电网、装备、工厂等重点场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生产安全,增加远程操作运维的智能化水平。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水务管理、港口航道、民航机场、高速公路、仓储物流、金融投资、农场农田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增强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泛在服务、敏捷响应等多维智慧应用水平。鼓励省属金融投资类企业通过投资、融资等方式支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
第五节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紧紧围绕我省“3+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引导省属企业聚焦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我省未来产业的主攻方向,鼓励和支持符合投资方向的各类基金、资本持续投入,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积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抢占发展制高点。依托省属企业现有产业基础,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相关企业沿着产业链发展的顶端,纵深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氢能、氨能、可控核聚变与储能等细分领域,超前布局前沿科技和产业化应用。引导省属企业围绕未来产业加大投资力度,谋划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
第五章 聚焦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构建畅通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统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央企合作,深化开放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有序流动,着力将省属企业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第一节 持续推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支持有条件的省属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构建稳定可靠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省属能源资源企业行业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基建、生产及检修等,扩大国际能源合作中的参与度。
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加快推进省属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借船出海”“抱团出海”等多种方式,积极开拓国际业务。鼓励省属企业顺应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全方位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支持水泥、型材、新能源汽车、叉车、新材料等生产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生产、研发、销售中心,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抢抓“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机遇,大力支持省属企业采取工程总包(MC)、公私合营(PPP、BOT)等多种方式参与沿线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支持省属外贸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建立海外营销网络。
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构建更加适合跨国经营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企业集团总部对国际化经营全过程的管控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全球化思维和跨文化管理水平,打造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落实企业在境外风险防控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强化境外项目管理,规范境外经营行为,严控国际化经营风险。积极参与行业性国际组织活动,主动介入或参与规则制定、标准设置,增强全球话语权。
第二节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省属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安徽“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积极抢抓机遇,充分用好政策,把我省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促进中部与长三角的合作优势、发展优势,进一步谋深谋实创新点、突破点,推动中部更好对接长三角,促进各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互补,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交通协同。以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方向,指导国有企业加快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港航、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及时加密骨干路网,推动我省成为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推动产业协同。引导国资国企主动参与长三角新一轮产业分工,加强与中部省份产业分工协作,着力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基础原材料等产业,按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强化长三角、中部地区相关企业间的合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转型升级。
推动创新协同。统筹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创新资源,共同谋划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探索联合建立国资国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组织开展联合攻坚行动,促进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国资国企领域的合理化流动和集约化利用,共建一批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力争联合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实现创新成果共享,共同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推动要素协同。依托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相关省国有产权交易中心,打造长三角国有产权交易一体化服务平台。积极参加中部地区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督促指导有关省属企业发起或参与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基金,与沪苏浙相关企业深化资本合作,打造产业协同投资的跨区域深层次合作平台,优化、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共建国有长三角产业基金生态圈。推动省投资集团加快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G60松江•安徽科创园项目建设,打造国有企业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园区平台。
推动政策协同。建立沪苏浙皖国资委政策文件定期交换制度,探索开展中部地区国资委交流互通机制,推动政策协同、互学互鉴。建立“上海+轮值省国资委”的工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议定事项以及其他日常工作落地落实。
第三节 推进央企合作纵深发展
引导省属企业精准对接中央企业战略需求,在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与中央企业加强重大项目合作,体现国资国企担当作为。推动相关企业与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础保障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巩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实力。坚持以产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聚焦项目合作重点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机制。支持中央企业与省属企业联合科技创新攻关,共同承担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创新项目,助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引导省属企业在市场、技术、管理、人才、机制等方面与中央企业加强对接,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开展联合重组,支持中央企业参与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六章 聚焦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聚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研究制定省属企业“双碳”目标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推进举措,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布局科学的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在全省“双碳”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
第一节 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引导企业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积极推进产业环保化和环保产业化。推动海螺集团持续加大脱硫、脱硝、除尘、生态恢复、协同处置、节能装备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实现污染物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再降低、利废水平再提高。引导省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淮河能源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等能源企业加快实施清洁化改造,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为碳排放达峰赢得主动。推动铜陵有色集团等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引导江汽集团、叉车集团等生产制造企业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开展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示范创建活动,将绿色制造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逐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推动徽商集团等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开展绿色商城、绿色饭店建设行动,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鼓励省属工业企业加大绿色环保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增强绿色科技支撑。完善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防治体系,健全污染源和风险点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引导省属企业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布局,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江汽集团、叉车集团在关键节能技术、核心领域等方面积极攻关,打造全国重要的节能汽车、叉车生产基地。支持海螺集团研发碳捕集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拓展应用范围,积极开展城市建筑垃圾再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海螺集团、省能源集团、淮河能源集团等省属企业抓住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余热发电、垃圾和生物质发电、光伏新能源等产业,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大环保资源整合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打造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的省级龙头企业。支持海螺集团、省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铜陵有色集团等有条件的企业,立足现有环保产业优势,打造若干生态环保专业化公司,补足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短板,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第三节 推动资源集约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优先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淘汰落后产能、落后设备工艺,从源头降低综合能耗。加快建立循环型生产体系,强化企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模式,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引导海螺集团、省能源集团等企业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江汽集团、叉车集团等生产型企业,建立健全产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鼓励淮北矿业集团、淮河能源集团、铜陵有色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等企业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加强矿冶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省农垦集团进一步做好秸秆转化利用增值大文章,切实促进垦区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持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厚植发展新优势
围绕省属企业优势产业,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品牌强企建设,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力争把省属企业打造成我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第一节 打造我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围绕水泥建材、有色金属材料、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挥省属企业“链长”带动作用,培育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推动海螺集团、淮海实业集团等企业紧紧抓住水泥建材行业调整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打造现代水泥建材产业集群。推动铜陵有色集团巩固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加快安全绿色高效发展,培育现代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以清洁化高端化为目标,实现能源、经济、生态一体化高效发展,构建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壮大一批一流的优势产业。着重围绕汽车制造、工业车辆、现代建筑等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重要生产基地,形成全国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江汽集团抓住与德国大众合作机遇,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汽车制造企业,提升开发设计能力和产品品质,打造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推动叉车集团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等行业发展趋势,加快科技创新和机制变革,着力推进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工业车辆及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支持省属建筑企业通过科技赋能,推动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智能化,大力发展智能化装配式建筑工厂,推动建工集团逐步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建筑施工领域的先行者与示范者。
第二节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省属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企业的深度应用,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数字化,力争将海螺集团、叉车集团、省能源集团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建成1个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1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沉淀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和工业APP,梳理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清单,实现一批工厂产线设备联网采集与关键设备上云,带动一批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推动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鼓励省属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推行先进管理,强化创新驱动,实现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积极开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高端产品规模化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品更新迭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推动省属企业融合发展。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打造行业典型,率先在行业龙头企业中培育出一批信息化水平高的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省属企业通过产业融合上深度对接、基础设施上深度互联、开放创新上深度合作等方式,推动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强企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标准,提升产品美誉度。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建材、汽车、化工、叉车等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提升行业话语权。引导企业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预警、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售后服务等制度。积极组织申报全国质量标杆示范企业、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等国家及省级质量奖项,树立良好的省属企业质量形象。
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文化,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产品品牌。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推进产品品牌、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加强品牌经营,逐步将技术优势、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加强省属企业知名品牌宣传和推介,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国家级行业会展等平台,打造良好的省属企业品牌形象。
第八章 不断完善现代基础保障体系,强化发展支撑作用
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源、粮食安全,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保障产业,全面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一节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服务交通强省战略,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实施“四上安徽”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努力构建高效顺畅的交通网络,推动省属交通基础设施企业争做建设美好安徽的开路先锋。
推动“轨道上的安徽”提速。推动省投资集团持续完善加密高速铁路通道布局,加快形成以合肥为中心、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现代高效铁路网,进一步提升安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构建江淮城际铁路网,持续扩大快速轨道交通覆盖面,改造提升普速铁路,加快建设铁路专用线。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积极开展轨道交通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
实现“高速公路上的安徽”加密。紧盯全省“十四五”高速公路路网密度4.85公里/百平方公里目标,推动省交控集团加快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2021年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县县通”目标,加快推进“县城通”建设。以贯通长三角、加密合肥都市圈为重点,统筹加快路网功能突出、交通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扩容改造。积极协调打通“断头路”,大力提升我省与苏浙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
促进“航道上的安徽”贯通。推动港航集团巩固完善“一核两翼”集装箱航线布局,加快提升航道通行能力,优化港口功能布局,逐步实现“三核联动、三线出海、江海直达”的目标。确保引江济淮集团高质量完成引江济淮工程,推动港航集团持续推进淮河干流、沱浍河、涡河、新汴河等航道建设,有序推进船闸、锚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完善我省“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推进港口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开展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引导相关企业加强与沿江、沿淮上下游港口和沿海港口合作,促进江河海联运、干支联运,建设现代港口群。
加快“翅膀上的安徽”建设。推动机场集团聚焦“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两大定位,加快全省机场资源整合和通用机场建设。组建安徽省通用航空发展公司,发展低空经济,推动我省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合肥新桥机场二期项目等重点项目设施建设,力争将航线网络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以及亚太主要首府城市,构建“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基本建成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
第二节 推动现代能源产业高效清洁发展
进一步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相关企业围绕提高电力能源供应保障,优化电力能源供给结构,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火电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稳步推进抽水蓄能、有序开发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持续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推动能源企业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联络线、LNG接收站及配套管线,推进管道互联互通,尽快形成全省天然气主干网架,拓宽天然气供应渠道,提升气源输送能力。持续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持续巩固两淮亿吨煤炭基地,加快推进转化项目配套和资源接续的现代化矿井建设,加快建设省级煤炭储备基地,完善煤炭运输、销售网络,增强煤炭保障供应能力。
协调推进能源产业高效清洁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全面提高绿色能源生产比重,稳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省能源集团等企业因地制宜促进太阳能、风能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建设并举,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多元化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推进垃圾焚烧电站规划建设,加快氢能、氨能及储能发展。提高煤炭清洁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淘汰落后煤电机组降低能耗,提高重大能源装备先进技术和生产制造水平,加快长三角煤矿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大型煤矿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绿色智能煤矿集群。实施能源化工延链补链行动,发展精细煤、盐化工材料和终端应用产品,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向下游高分子新材料、精细专用化学品、PVC下游制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第三节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推动省属农业企业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供给体系整体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传统产业到高质高效产业转变。围绕“种产供储加销”全产业链条,强化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打造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围绕绿色生态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夯实提升种植养殖业发展基础。推动省农垦集团、皖中集团、省华强集团等企业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粮食生产基础,提高原粮产量。推动省旅游集团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提升储粮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构建更高层级、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研发,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种子培育能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优势农业企业合作,联合实施重大产业项目,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第九章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服务产业新体系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升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力争打造一批质量高、活力强、品牌优的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积极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促进“融会观通”的服务经济繁荣发展。
第一节 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引导省属企业聚焦主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省属金融企业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加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金融支撑。支持国元金控集团争取金控牌照,发挥多金融业务集成效应,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综合型金融控股集团。引导华安证券、国元证券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和优势特长,深耕安徽科创资源,提升资源培育、投行服务等专业水平。鼓励金融投资类企业和功能产业领域内企业协同培育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培育成熟后装入功能产业领域内企业的有效路径,同时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实现各类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工程设计与技术咨询、建筑施工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及其他省属企业所属研究院所聚焦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勘察、设计、咨询等服务,带动相关行业流程再造、模式创新、质态提升。加快建工集团、中煤矿建集团等建筑施工企业由工程承包商向投建营综合服务商转型,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新业务新模式。推动港航集团等相关企业加快完善物流产业体系,推进交通与物流、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发展,优化物流枢纽设施布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做大做强港口物流。
第二节 做精做优生活性服务业
顺应生活方式改变和消费升级趋势,引导相关企业加快旅游、餐饮酒店、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和多样化方向升级。推动省旅游集团深化品牌建设,提升天堂寨、桃花潭等景区影响力,创新开发优质旅游产品,将景区资源与文化、体育、民俗等有机结合,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推动徽商集团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向现代流通综合服务商转变,加强商贸流通业态与模式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满足消费需求。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整合闲置资源,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国有经济对普惠养老的支持。推动省属企业所属餐饮酒店、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改善服务体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消费满意度,以高质量供给带动高品质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第十章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现代产业链“链长”
立足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一节 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锻造产业链长板。着眼省属企业优势产业链,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优化布局,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加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努力锻造产业链长板。支持龙头企业并购延链,强化话语权和供应链地位,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向高端攀升,形成若干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军企业。引导省属企业循链联动集聚发展,扩大优势产业链影响力。加强与央企合作,健全常态化的协调对接机制,积极参与或主导构建以央企、省企为龙头的国内外产业链长板。
弥补产业链短板。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聚焦省属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重要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促进煤炭、电力等重点能源产业横向联合,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通用零部件短板。积极参与国家及安徽省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力争在工业“四基”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促进供应链多元化。在汽车、叉车等生产制造领域,建立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的替代来源,全面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稳定性可靠性。在能源资源等领域,推动上下游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完善装备、零部件供应多元化采购制度,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供应链,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
第二节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
构筑国资产业体系的新支柱。开展省国资委推动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省属企业短板产业,着力把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安徽国资产业体系的新支柱。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基地—集群”梯次推进格局,培育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领域若干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三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省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淮河能源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皖维集团加大投资及研发力度,高标准建设以高新材料产业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生物质化工产业基地为支撑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支持铜陵有色集团发挥龙头作用,布局铜、金、锌、镍等矿产资源,助力建设安徽省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支持江汽集团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助力打造万亿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培育具有产业主导的链长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和锻长板优势的链长企业,发展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带动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省内企业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重点组建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省通航公司等若干个专业化公司,弥补省内短板产业,推动相关行业发展。持续推进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在世界500强中争先进位,推动能源类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做强做大、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海螺集团、叉车集团、皖维集团等国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推动省属企业二三级子公司持续深耕细分领域创新发展,形成一批拥有独门绝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或单项冠军企业。
第十一章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将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落实国家及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坚持推动区域所在相关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与引导省属企业在相关区域投资建设的“双轮驱动”,推动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节 助力“一圈五区”高质量发展
引导省属企业积极参与合肥都市圈建设,助力形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市场体系一体化。引导传统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G60科创走廊建设,大力提升传统产业能级,衍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产业布局、园区开发、要素供给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打造自主创新主阵地。引导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高端制造业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一批零部件企业发展,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能源企业积极参与皖北地区建设,打造煤电化气产业基地,辐射带动一批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引导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制造和金融投资类企业积极参与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根据企业实际和当地资源状况,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适应性产业和特色经济,助力打造特色新能源汽车生产、优质农产品供应、养生养老和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参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助力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
第二节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省属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相关省属企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种源安全、耕地保护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相关企业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战略合作,以市场化运作在村庄改造、产业运营等方面进行探索。支持相关企业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积极参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天然气管网向乡镇、城郊、中心村延伸,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高标准建设。推动省属企业集中优势扶贫资源,持续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通过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三节 助力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提升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资源类企业落实矿山环境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助力资源型地区和城市转型发展。支持淮北矿业集团、淮河能源集团等企业统筹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新能源发展,探索推进采煤沉陷区开发式治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引导老工业城市地区省属企业,发挥产能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优势,加快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做精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工业老城”向“产业名城”转变。鼓励省属企业加大就业和产业帮扶力度,持续实施消费帮扶,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推动生产制造、农业、旅游等相关行业省属企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第十二章 对标国内外一流企业,锻造“三地一区”建设的“江淮柱石”
全面对标国内外一流企业,加快建设四级一流企业培育体系,开展一流企业培育行动,努力将省属企业打造成为“三地一区”建设的“江淮柱石”,为构建国内外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第一节 构建一流企业培育体系
瞄准世界一流企业贯标对标,结合省属企业实际,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一流企业四级培育体系。世界一流企业是主业优势显著、公司治理优良、创新能力突出、品牌全球知名、跨国经营水平领先、价值创造能力卓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企业;国内一流企业是综合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处在国内领先位置的优势企业;行业一流企业是在某个细分行业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世界领先的产品或技术的企业;“专精特新”是处在发展期,具有特色化的产品或服务以及较强的创新性和成长性的专业化企业。通过各项支持措施,在企业改革、工资薪酬、股权激励、投资管理等方面给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
第二节 全面对标国内外一流企业
聚焦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立足企业实际,综合分析研判企业优势、短板和弱项,针对不同定位,对标世界、国内及行业一流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有效增强竞争实力。坚持发展战略对标,强化战略管理意识,以开放的视野和全球化思维制定发展规划。坚持产业规模实力对标,构建质量效益突出、主责主业聚焦、产业结构合理,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产业布局。坚持创新能力对标,力争拥有独特商业模式,突破国内乃至全球行业领先技术,具备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的能力。坚持公司治理对标,建设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坚持国际化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要建立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组织架构和管控能力,国内及行业一流企业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坚持文化、品牌和社会责任对标,发展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打造更多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第三节 开展一流企业专项培育行动
以对标世界一流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开展对标四级一流企业培育行动,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因企施策,对照国内外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找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明显提升。加强战略管理,提升战略引领能力,科学谋划战略定位、主攻方向和业务结构,切实强化战略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有效落实。加强组织管理,提升科学管控能力,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边界清晰、权责对等、精简高效的组织体系,完善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压缩管理链条、优化工作流程,确保组织高效运转、快速响应。加强运营管理,提升精益运营能力,进一步树立全员参与、协同高效、持续改善的精益管理理念,将精益管理运用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全流程全链条,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更多更大价值。加强科技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和产业薄弱环节的攻关力度,加快在战略性新兴技术和产业前沿领域布局,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合规经营能力,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选人用人能力,围绕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利用、保留和开发等核心环节持续探索创新,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技能人才队伍,为建设国际、国内、行业一流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第十三章 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有效执行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水平,扩大有效投资,健全监管体制,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改革、监管、党建各方面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合力,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发展优势
巩固深化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落实成果,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企业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以及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不断健全践行“两个维护”的制度和机制。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党建进章程”、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企业决策重大事项前置程序等要求,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省属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建强基层组织体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持续做好组织设置的优化调整,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新组建单位、境外机构的党组织建设,确保实现应建尽建。深化“四强四优”争创活动,推深做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航”计划,创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省属企业党建品牌矩阵,运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效能。
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励干部人才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支持引导省属企业落实自主培养、合作培养、引进培养三个路径,着力培养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和党政干部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政策,健全落实科技创新团队和骨干人员工资总额单列,分红权、股权和期权激励等政策措施,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动力,为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协同工作机制,巩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强化警示教育,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深化国企改革,充分激发发展活力
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提升国企改革综合成效。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省属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完善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全面完成企业集团层面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董事会办事机构和专门委员会,加快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委派制度,完善省属企业外部董事履职指南、管理制度、评价办法等,有效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建立健全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依法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等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
大力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推动省属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合资合作,深化江汽集团与大众集团战略合作。支持省属企业沿产业链上下游对外兼并重组,加大省属同业企业和同一产业链企业的市场化重组力度,积极培育加快组建省通航公司、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等专业化集团。以业务做精做强为目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推动省属企业集团及集团内部相同或相近业务整合,大力推动港航、机场、煤电资源整合。完善与中央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支持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其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之间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改革。推动省属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对外合资合作力度。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层面探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或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稳妥推进省属商业一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宜改则改;稳妥推进省属商业二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规范并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省属公益类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运营治理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稳慎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深做实省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积极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商业类子公司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鼓励省属企业探索实施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开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子公司实施员工持股改革、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将“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制定经营投资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为改革者、实干家消除后顾之忧。
第三节 提升资本化证券化水平,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更加自觉地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和平台的思维,大力推进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加强国有资本运作,壮大国有资本实力,促进国有资本流动,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
大力推进省属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以提高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水平为重点,推动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加快整体上市,积极培育优强子公司上市,将更多企业改造成公众公司。推动更多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并购重组境内外上市公司,支持省属企业充分利用已有上市公司平台,探索开展市值管理,通过增发、配股、资产注入、发行债券及利用多种金融工具等方式再融资。
用足用好多种金融工具,提升企业投融资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发债和使用REITS、ABS等金融工具直接融资,持续加强银企合作,扩大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投融资能力。
开展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根据省属企业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省属企业不同平台公司优势,结合服务全省重大战略和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归集部分国有资本,组建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基金,通过主导或参与设立若干支子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聚集安徽,为全省重大产业项目提供多元资本支持。着力打造若干产业基金集群,培育一批国有资本深度参与的千亿级企业、万亿级产业,孵化一批创新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深化“两类公司”改革。开展省投资集团、省国控集团功能建设、运营效率专项评估,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调整优化总部职能定位和管控模式。加大授权放权力度,通过深化内部改革、资产划拨、资本注入等途径,不断提升“两类公司”规模实力和经营水平,更好发挥在授权经营、结构调整、资本运营、激发所出资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推动省交控集团、省能源集团等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
第四节 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聚焦主责主业。引导省属企业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企业将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核心主业、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引导企业投向市场前景好、回报率高、牵动力强且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投向基础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端。优化投资监管制度,完善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严控非主业投资,持续加强对类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项目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投资监管制度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投资效益增长模式。
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形成投资规模支撑、投资结构引导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正向效应。围绕落实国家及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强、带动力明显的重大基础设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能源、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生产要素流动和整合,加强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条,谋划和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项目。引导资本实力较强、自有流动资金较为充裕、基金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等,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意创新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双招双引”。深入实施省国资委“双招双引”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六大工程”,聚焦整合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中招商引资,在推动开放合作和科技创新中招才引智。实施产业链招商工程强链延链补链,发挥省属企业产业链龙头、链长作用,围绕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条,编制产业链招商地图,建立现代产业定向招商项目库。深入开展以商招商,面向世界500强、高端科研院所、资本投资机构、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龙头领军企业,面向终端市场,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构筑产业集群,组织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和“点对点”的专题专业招引活动,引入更多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赋能安徽发展。利用联合研究、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引进更多国际一流人才,打造高端专家资源储备库。
第五节 健全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国资监管
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修订完善省国资委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授权放权清单,依法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推动省属企业在转变总部机构职能、完善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行权能力建设基础上加大授权放权力度,确保各项权力授得出、接得住、行得稳。聚焦企业重要业务、改革重点领域、运营关键环节,强化对投资、产权、财务等重点事项的监督。切实加强国资监管基础制度建设,加强保密管理、档案管理等,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依法行权履职。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省性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开展密码应用及安全性评估,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国资监管大格局。
加强分类监管。调整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深化分类差异化考核,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深化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调控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落实商业一类、符合条件的商业二类省属企业工资总额备案制管理,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和合理增长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坚决破除“高水平大锅饭”。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加强资源整合、监管协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有效协同的监督机制。加强出资人监督,形成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督体制,打造事前制度规范、事中跟踪监控、事后追责问责的出资人监督闭环。加强国资监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坚持违规必究、追责必严,加大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力度,对日常监管、审计、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开展核查,对违规投资经营问题进行追责和通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健全重大风险管控机制,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强化风险内控管理,督促企业优化内控机制,加强内控执行监督,增强风险预判、应对和管控能力,严格制定风险防范应急处理预案,切实防范化解投资风险、法律风险、境外经营风险。督促企业加强债务风险管控。
第六节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规划组织领导。省国资委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决策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等重大事项,定期听取企业战略规划执行情况。省属企业建立规划组织领导机构和企业“一把手”抓战略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规划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推动规划落实的体制机制,明确专职部门和责任人负责抓好规划的编制、评估和落实。
强化规划有效衔接。各省属企业要做好与我省发展规划、省级专项规划、省级区域规划及相关行业规划的衔接工作,争取将本规划重点项目纳入省级有关规划,积极响应与融合涉及本企业的重点任务。加强企业规划与《安徽国资系统“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规划》及本规划的衔接。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等,要在企业规划中分解落实,明确进度要求和责任主体,确保如期完成。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导向性任务,要在相关企业规划中予以体现,发挥企业市场主体积极作用。
强化规划贯彻执行。做好规划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通过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落实规划,强化规划与企业计划、投资、预算、考核等工作衔接,确保规划有效执行。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保持规划严肃性和稳定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开展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在严格开展定期评估基础上,审慎对规划目标、任务、重点举措进行调整,严格履行规划管理程序。
强化规划监督考核。坚持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推动各项国资监管政策和企业发展举措、资源投入协同发力,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助企惠企政策。理清规划目标、任期考核目标、年度考核目标及年度预算的关系,强化规划管理与投资管理、预算管理、考核分配、监督追责等监管有效联动。
来源:招商网络
安徽关于印发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6-22安徽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督查激励力度的通知
2022-03-30安徽关于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
2022-03-24安徽省关于印发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22-03-11安徽省关于印发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2)的通知
2022-02-23关于印发安徽省“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1-30安徽省支持高校学科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
2022-01-26安徽省关于印发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