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六安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总体部署,以实施“三重一创”建设为抓手,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产业发展提质扩量。“十三五”期间,六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2016年的278.6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548.1亿元,产值实现翻番,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14.6%提升至38.6%。243家企业纳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名录,较“十二五”末增加150家。获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和试验工程各1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个,金寨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获批省级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落地运营,博微长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应流集团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建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5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工程(重点)实验室4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6家,工业设计中心53家。大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累计开发安徽省新产品152项,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8项。
产业领域延伸突破。在全省率先布局氢能产业,建成万套级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工厂,装配六安市生产的燃料电池系统公交车开始示范运营。引入国内触控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新型显示产业布局,在触控模组领域占有重要一席。建设应流航空产业园,迈进通用航空产业领域。出台《六安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春兴5G科技园加快建设,瀚海新材料、索伊电器等11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和“5G+智慧应用”示范企业率先实施。
“接群融链”有序推进。全面对接“长三角”,深入融入“都市圈”,园区合作共建不断推进,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合肥市相关园区建立合作关系,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加快建设,并列入全省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实施《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全面承接合肥产业辐射,精卓光显、星瑞齿轮、胜利精密、英力电子、博微长安等企业进一步融入合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条,围绕合肥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开展,中美战略博弈日益加剧,“碳达峰”“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六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形势。
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承载机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类规划对接对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体系开放开发、制度对标融合等协同发展工作全面深度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和协作进入新阶段,为六安市承接沪苏浙产业溢出、创新溢出带来了重要机遇。合肥都市圈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和合六同城化步伐加速,有利于全面对接引入合肥市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与合肥市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联动、创新协同、人才共享关系。
多重政策叠加带来的助推机遇。当前省委、省政府加强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高质量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六安同时集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多个战略叠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政策基础和比较优势。特别是国家、省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相关政策举措,明确支持革命老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有助于六安市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充分吸聚资源要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质量提升。
产业变革新形势带来的转型机遇。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加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催生大量创新应用和产业形态,有利于六安市加速布局5G、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同时,有助于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提升产业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六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规模扩张的上升期、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期和创新发展的攻坚期,在新发展形势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有:产业规模不大,集聚程度不高,缺乏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超十亿元、百亿元企业少,距离千亿级产业仍有较大差距;省级以上开发区主导产业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研发创新强度不够,产业层次整体不高,缺产业链关键环节,缺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效益好的整机成套装备和关键部件研发制造企业;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制约日益突出,产业发展空间日趋受限。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绿色振兴发展战略,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增强创新主体能力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建设为抓手,以“三重一创”建设为推动,实施“357”工程,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协同新格局,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合肥都市圈产业协同创新区、安徽省绿色发展重要承载区和长三角产业承接配套协作区,打造引领全市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体系。
第二节 发展思路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政府规划布局和引导推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各方联动的发展新格局,调动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坚持创新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亩均效益,在部分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抢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契机,积极承接科技创新资源外溢辐射,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集约集聚,强体增量。提升“三重一创”建设质量,梯次推进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和基地建设。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增强园区主导产业首位度和影响力,推动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引领带动效应。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
——开放协同,融合增绿。加快融“圈”入“长”步伐,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等高对接沪苏浙,强化与合肥电子信息、智能电动汽车等产业对接合作,深化与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增强对合肥市的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努力接入长三角产业链。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绿色振兴战略,壮大生物科技、光伏制造及资源循环利用等具有六安特色的绿色产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坚持“制造为基、企业为本、创新驱动、高端引领”,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形成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加集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1600亿元,在合六经济走廊和长三角一体化产业格局中作用日益凸显。
——产业能级大幅跃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逐渐接入长三角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保持较高增速,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科技创新策源地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0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件。
——集聚水平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建成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基地。生物和新能源产业加快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升级优化,产业层次实现较大提升。
——开放融合深入推进。与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合作共建园区和产业链协作配套基地,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省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0个以上。
第三章 发展重点
以构建特色突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培育发展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产业。努力打造产业规模赶超跨越、创新驱动赋能、龙头引领带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第一节 锚定三大主攻方向
1.新一代信息技术
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抢抓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呼应合肥市“芯屏器合”产业布局,坚持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错位化发展,重点围绕新型显示、5G、信息终端关键部件等领域,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建设1-2个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力争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400亿元。
——新型显示。重点发展玻璃盖板、触控模组、显示模组等领域,提升对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配套能力。推动AMOLED、高世代TFT-LCD玻璃盖板研发和产业化。完善触控模组产业链,培育发展ITO导电薄膜、ITO导电玻璃、模块组装等环节。显示模组方面,重点发展偏光片、导光板、反射片、底盖、导电胶等领域,加快激光显示、3D显示等模组研发及应用。探索发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显示产品。
——电子元器件。推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力电子器件、二极管、通讯用光无源和有源器件等电子元器件产品扩量升级。支持企业加快发展高性能传感器、专用真空电子器件、电容器、电阻电感元件制造、机电组件等领域,增强对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电机等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发展微小型表面贴装元器件、印制电路板、传感器、高频器件、新型微波组件等领域。承接长三角地区电子元器件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家电、电工电器配套用基础电子元器件。
——电子结构件。瞄准合肥联宝、华米科技等头部企业,依托胜利精密、英力电子等企业,做大做强精密结构件、精密模具、笔记本电脑结构件、合金压铸件等产品。紧跟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趋势,加快产品研发升级,延伸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新领域结构件产品。立足现有电子结构件生产基础,按照“零件-部件-整机”发展思路,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加快柔性集成电路封装基板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范围,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通信设备。聚力打造“射频器件-基站主设备”通信设备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通讯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射频开关、通讯天线、电缆等领域,推进金寨5G通讯设备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敏感元器件、精密电阻器、太赫兹器件等技术产品,提升通讯器件配套能力。延伸发展基站设备及零部件制造、射频模块、雷达及配套零部件等领域。支持搭建5G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应用示范场景,推动5G应用链、服务链、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电光源。推进传统灯具制造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支持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智能灯具等高附加值产品。引进LED芯片、LED灯珠、光源板、线路板、金属灯头等产业链环节,完善电光源产业链。推广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发展智慧照明、教育照明、工业照明等。
——智能家电(家居)。积极培育智能家电(家居)产业,吸引大型企业研发生产项目落户,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加强与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对接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传感等技术与家电(家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家电(家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迈进。支持叶集区依托家居产业基础,打造智能家居品牌集聚示范区,鼓励中至信家居、科凡智造家居等企业拓展智能家居业务,提供整套智能化置家方案。
2.高端装备制造
围绕“智能化、融合化”主攻方向,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套装备,提升航空航天、核能核电、轨道交通制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及基础零部件制造产业竞争力。力争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关键基础零部件。以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基地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核电、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零部件。核电零部件方面,做大做强核一级主泵泵壳、核一级爆破阀阀体等优势产品,发展F级以上重型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新一代核能核电关键件、海上浮动堆及模块化小堆等新型核能关键部件、乏燃料后处理设备、聚变堆主机系统超高热复合部件等领域。航空产业方面,瞄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精密铸造业发展方向,重点开发燃气轮机用等轴晶、定向凝固叶片、航空发动机闸等领域产品。海洋工程方面,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平台装备零部件、焊接结构模块、大型船用高端铸锻件、泵阀零部件、耐海水腐蚀不锈钢铸件、深井钻井工具零部件等。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市内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企业加入联盟,共同突破核心技术,推进产业化进程。
——航空装备。以金安区应流航空制造产业园为主阵地,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零部件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发设计和装配制造、无人/有人直升机整机研发设计和装配制造、航空地面装备设计和制造等。聚焦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重点发展涡轴发动机,适时发展涡浆、涡扇发动机。围绕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需求,在200-500-1000千瓦级范围扩充涡轴发动机谱系,开展3-5个型号发动机设计、试制、验证,形成系列化产品,推进产业化进程。面向先进地面无人平台动力需求,发展油电混合动力包、起飞重量500-1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协同发展自转旋翼机。延伸发展无人机、航空模拟器及飞机牵引、升降、维修设备和平台、机场导航设备等。
——智能装备。扩大自动化包装设备生产规模,做强做优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测控装备、自动成型设备等领域。推动农机装备生产企业加快产品更新,布局发展智慧农机装备及零部件制造。重点发展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及减速器、驱动电机等关键核心部件,布局发展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领域。积极引进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布局发展智能弧焊机器人。实施智慧餐厨工程,加快建设智能化中央厨房项目,打造智能烹饪机器人产业基地。推动传统机床产业向高端化、数控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探索发展高速、高精、智能、柔性高端数控机床。
——轨道交通装备。培育发展传动齿轮箱、动车组轮对、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铸件、精密结构件、轨道扣件等领域,主动融入南京、合肥等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生态圈,积极引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重大项目。
3.新材料
立足六安资源优势,打造以先进钢铁材料为主,有色金属材料为辅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磁性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化工新材料等。力争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300亿元。
——先进钢铁材料。推动六安市钢铁龙头企业加快产品升级和优化更新,转型发展铁粉精深加工、中厚板、精冲钢、冷弯型钢等中高端特种钢。积极推进六安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发展高性能轴承、齿轮、高应力弹簧钢、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工具模具钢加工、高品质不锈钢加工、先进钢铁材料铸锻件等领域。紧跟市场发展需求,布局发展汽车用冷轧板加工、电池壳用钢加工、新一代功能复合化建筑用钢加工等,力争2025年,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高温合金和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以应流集团为龙头,加快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高温合金部件研发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有色金属方面,重点发展彩涂铝板、高品质铝铸件、铝材制造、新型铝合金、铝银浆等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原料。布局发展高性能金属质感材料、水性原浆及树脂包附性原浆等高附加值产品。
——磁性材料。重点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永磁铁氧体、软磁新材料等领域。支持磁性材料领域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大与电机企业合作力度,增强配套能力,推动做大做强。加快天通皖西磁性材料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磁性元件项目,提升对5G通信、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移动终端等领域配套能力。
——其他新型材料。布局发展可折叠超薄柔性玻璃、5G柔性电子基础新材料等领域。抢抓限塑令及“双碳”发展机遇,探索发展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依托叶集化工园区,瞄准国内精细化工领域上市企业、“国字号”企业,加大招大引强力度,争取1-2家化工龙头企业落户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
第二节 培育发展五大重点领域
1.生物产业
充分发挥六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做精做优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生物饲料产业。力争2025年,生物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生物医药。做优中药材种植,推广“互联网+”在中药育培、种植、施肥、贮存等环节中的应用,推动建设中药材种植过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灵芝、石斛、茯苓、黄精等中药材品质。加大中药新产品开发力度,发展单味小包装、超微饮片、直接口服饮片等新产品。深度开发霍山石斛、茯苓、灵芝、断血流、黄精等“十大皖药”,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等。推进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建设,支持中药龙头企业主动对接高校院所,探索二次开发传统中成药产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剂试点生产。依托大别山道地药材资源和金寨省级中医药大健康特色产业基地,紧跟居民养生保健需求,推广药食同源产品,推进以石斛、灵芝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保健品、健康食品研发和生产。因地制宜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依托金寨、霍山等地生态资源和大健康产业基础,推进中医药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省级康养小镇。积极对接上海张江、松江及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合作建设生物医药药源地加工产业园,延伸发展生物药品制造领域。
——医疗器械。抢抓“后疫情”时代发展机遇,发展无纺布、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产业。加快建设富美医疗高端医疗器材防疫用品产业园、国骄医疗器械科技研发中心,扩大医疗防护用品生产规模。结合中草药资源优势,支持企业开发具有治疗功效的膏药贴、护腰带等产品。
——生物饲料。引导企业加大对果渣、蔬菜尾菜、豆粕等粮食加工副产物的循环利用,扩大生物饲料生产规模。支持企业应用酵母菌技术、微藻生物技术、灭活乳酸菌技术等,发展高效环保饲料,降低畜禽排泄物氮磷含量。面向河南、湖北等地,针对生猪、肉牛等不同畜种,差异化招引生物饲料企业,推动生物饲料产业集聚化发展。
2.新能源汽车
聚焦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打造六安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力争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围绕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聚焦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江淮等企业产业链,以市开发区、金安区、舒城县为主平台,加强与合肥整车企业的配套协作。紧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布局发展电动机零部件铝铸件、铝合金防撞梁、底盘件及全铝车身等铝合金型材及铸件。加快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增强对合肥新能源重卡、客车等领域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积极发展大功率电力电子组件、电驱变速箱、电驱空调、通用驱动电机控制器、通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主动对接动力电池龙头企业配套需求,布局发展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以及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基础材料,建强动力电池产业链。建设金寨雅迪电动车产业园、核心部件制造等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低速电动车生产基地。
——氢燃料电池。打造燃料电池产业高地,推进金安区燃料电池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强化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产业配套。积极对接氢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驱动电机、阀件等领域国内外先进技术团队和企业,引进关键部件装备企业,建强补齐产业链。深入实施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建设,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氢能和燃料电池公共检测、氢能和燃料电池新型研发等平台建设;抢抓合肥都市圈建设机遇,以公交车、物流车等交通运输领域为突破口,重点在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中推进公交、厢式物流等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攻关,突破CCM(催化剂涂层膜)涂布和多层纳米结构涂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扩散层、双极板、端板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双极板冲压、焊接、镀膜等工艺水平;加大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增湿器、DC/DC变换器等关键部件研发力度,掌握燃料电池辅助系统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的批量制造技术,实现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的全面提升,提高关键部件国产替代率。
——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发展智能物流车、特种智能车等专用车,支持企业引进技术力量、建设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推动5G、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协同研发。紧跟合肥智能网联系统研发应用动态,积极招引关键配套企业,推动现有企业嵌入产业链,强化无线通信(V2X)零部件、智能座舱、智能音箱、车载显示屏等领域配套能力。加速推进科大国创智能网联与智慧能源系统研发生产一体化基地建设,探索搭建车路协同应用系统、大数据云控平台等智能汽车服务平台。丰富智能网联应用场景,支持开展开放场景内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短途接驳、物流配送、清扫车等形式示范应用。
——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加快建设绿沃新能源科技项目,延伸发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抢抓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制造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引入电池回收拆解领域龙头企业,壮大电池梯次回收利用产业规模。
3.新能源
围绕“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导向,深刻把握国家推进新能源发展政策机遇,发展以光伏为主导,以氢能、生物质能、风能为支撑的“1+3”新能源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光伏制造。立足打造“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EPC”全产业链,加快嘉悦新能源、赛拉弗光伏组件项目建设,稳步扩大产品产能。引进边框、光伏支架、汇流箱、线缆、逆变器等环节,完善本地配套。支持光伏企业向太阳能发电运营维护、太阳能工程施工、太阳能工程技术服务、电站EPC、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延伸。鼓励重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和资源配置。
——氢能、生物质、风电。抢抓“双碳”机遇,加快布局氢能清洁能源,开展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引进氢储运、分布式发电等环节装备制造企业。围绕氢能多元化应用,布局氢储能、备用电源、燃料电池发电、工业领域化石能源替代等产业领域,促进氢能与电能互补协同。推广基于秸秆组分分离技术的生物天然气和生物含氧燃料,发展秸秆固化成型、炭化等燃料化产业。依托六安高端装备零部件生产基础,引进风能发电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各类发电机、风轮叶片、轴承、齿轮箱、变流器、变压器、密封件、变桨偏航系统等。瞄准智能电网市场需求,引进智能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高精度高性能不间断电源等生产项目,提升智能电力设备产业发展质量。
4.节能环保
围绕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设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着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链条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节能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电机、绿色照明、节能电力电器设备、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等领域。推动电机企业转型升级,壮大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变频电机、永磁电机等领域。加大LED、Mini-LED显示技术研发力度,发展兼具精神愉悦和健康保护功能的智能灯具产品。支持LED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布局发展应用于动态灯光秀、水景喷泉、3D表演等领域的LED照明产品。培育发展变压器、低压配电柜、高压配电柜、箱变及预装式变电设备等节能输配电设备领域。
——环保产业。聚焦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固废防治等领域精准发力。做大做强废水清洁和纯净水转换设备、清污设备、烟气脱硫脱硝设备、空气净化设备、工业除尘器等领域。推动企业延伸产业链,布局发展上游设备材料领域,中游探索发展智能清污机器人、固废处理等,下游做强环保工程、运维服务、环保管家等服务领域。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做强中低品味铁矿和伴生矿综合利用、粉煤灰提取矿物、尾矿再选、尾矿制建筑材料、脱硫石膏再利用、炉渣循环利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支持企业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拆解、废旧家电柔性拆解、废矿物油处理等技术研发储备,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规范化发展水平,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依规有序开展拆解和回收利用业务。支持工业固废回收企业拓展再制造业务,培育发展装备零部件、机电产品再制造等领域。
5.数字创意
以创意内容为核心,数字技术为支撑,依托六安市文化底蕴、产业基础等,不断提升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六安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建成一批省内知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街区、创意小镇,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到“十四五”末,六安市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取得较大提升,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度明显增强。
大力推动数字创意与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康养、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六安红色文化、皋陶法治文化、淠史杭精神等特色资源优势,探索发展数字消费设备制造、新媒体服务、工业设计、智慧文旅体育等领域。推动本土传媒企业和设计企业加快转型,培育发展数字动漫、游戏制造及 AR 等领域。加速家居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智能家居、创意家居等产业。
第四章 七大行动
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影响力为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人才链,以产业链“链长制”行动为引领,以创新提升行动为主动力,以“双招双引”行动和“三重一创”行动为重要抓手,协同推进企业和平台提质增效,发挥信息化赋能作用,提升两化融合和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助推六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
第一节 产业链“链长制”行动
以“链长制”为抓手,培育一批“群主”“链长”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及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基础材料和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5+1”产业链推进组人员设置,实行“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机制,合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产业链发展。针对各细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全面梳理供应链关键流程、关键环节,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分行业研究制定“四图两库”(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企业库和项目库),明确发展方向、重点和路径。
第二节 创新赋能行动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结合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引进设立更多的大院大所分支机构。积极争取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来六安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市校、校企合作共建大学分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跨市“双向飞地”建设,引入优质创新资源、产业项目在六安孵化转化。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推进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卡脖子”技术研究等,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引导有条件的开发区建设公共检测、公共实验室等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产品测试与检测、共性技术实验等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到沪苏浙、合肥等地设立“离岸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在六安市转移转化。依托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等平台,搭建各类专业化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鼓励企业创新生产工艺,推广使用数字化生产设备,强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应用,建设数字化产线、车间。
第三节 “双招双引”行动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领域,聚焦精准求作为,创新方式抓落实,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积极对接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细分领域冠军企业、知名民企、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等,主动创优条件,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优质项目。推动建立产业招商联盟和招商引资智库,引入公司化、专业化招商机构;充分利用各类商会和行业协会,主动对接参与国家、长三角地区大型展会及专业招商活动,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提升招商活动市场化水平。强化招商队伍专业能力,通过培训考察、理论研修、外派挂职等手段,培养一批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了解客商投资需求、通晓招商规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化招商人才队伍。加大科技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招引力度,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在六安就业创业。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思路,推行“双聘制”“巡回式”“轨道式”等柔性引才模式,争取沪苏浙及合肥等地院士、专家到六安开展长短期研究、“带班指导”、担任顾问。尝试在省外先发地区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聘请招才大使、校园引才特使等,推进“以才引才”。依托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皖西学院等平台,加强与合肥中科大、合工大、38所等高校院所交流合作,谋划合作项目,推动以项目引人才。聚焦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联合高校校友会,探索打造高层次人才交流学习平台,提升人才归属感。
第四节 “三重一创”行动
按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格局,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高质量建设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等领域,积极培育争创一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2025年,新增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1家以上。建强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基地,重点引进一批和基础零部件产业契合度高的高端装备及整机制造企业,带动基地上游零部件及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应流集团,引入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下游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基地,鼓励基地企业收购国内外陶瓷芯制造技术或企业,向上游材料领域延伸产业链,提升基地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建设,围绕航空发动机、燃料电池、5G通信、智能家居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和产业链项目谋划引进,深化强链延链,形成集聚效应,力争2025年,新增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2个。进一步发展壮大金寨先进光伏制造重大试验工程,重点突破异质结电池片、高效能光伏组件等领域,形成集电池片、组件、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先进光伏制造集聚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专项,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突破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型产业,力争到2025年,新增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个。加快现有“三专项”(小型涡轮航空发动机及特种装备动力应用、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元器件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扩大小型涡轮航空发动机在能源、国防等领域应用;进一步降低燃料电池成本,提升燃料电池市场化占有率;扩大优质新型元器件生产规模,推动产品转型升级。
第五节 强企增效行动
深入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十亿企业成长、规模企业递次纳规”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力争2025年,纳入统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达到400家。培育龙头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链主企业和十亿级核心配套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头部企业在六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公司、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规模。鼓励优质企业通过兼并同类型中小企业、收购控股、纵向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实施企业上市“雁阵计划”,通过“精选雏雁”“育强头雁”“壮大雁群”,形成“雏雁→青雁→成雁→头雁”梯次推进的上市格局,力争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达6家。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坚持抓大扶小并重,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努力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国家和省质量奖企业。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园,搭建企业、政府、高等院校、投资服务机构紧密合作的开放对接平台,推动具备领先研发能力及协作配套能力企业成长。重点遴选一批初创型、科技型、品牌型小微企业,建立梯次培育库,实行定制化联系帮扶,推进科技研发、专业知识合作共享。鼓励本地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创新性、绿色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开发区多层工业厂房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配套建设,供小微企业生产、研发、设计、经营使用。科学规范处置“僵尸企业”,为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中小微企业腾出发展空间。
第六节 平台提升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和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六安市关于全市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三融合三为主”发展思路,完善“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的平台体系,力争2025年,打造2-3个千亿级园区,争创更多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及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行“标准地”改革,坚持“亩均论英雄”,提升工业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完善园区“九通一平”、标准化厂房、生活配套设施、数字平台、小微企业园、孵化器等建设,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推进园区绿色生产,加强污染治理,加快推进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营,实现污水、固废全收集、全处理。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化建设,加强叶集化工园区安全建设,将各级园区打造成全市绿色振兴的重要载体。推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主动对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抢抓省建设联动创新区先机,享受自贸区政策辐射。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有序开展编制周转池、审批权限委托授权下放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设立平台公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把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园区服务委托给平台公司,提升园区运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第七节 融合发展行动
以优化产业生态、扩大产业规模为中心,抢抓数字化、融合化发展先机,提升两化融合和两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广泛开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建设行动,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2025年,建设省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0个以上,实施“机器换人”2500台以上。引导、支持企业引入企业资源管理(ERP)、车间生产管理(MES)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系统,提升企业生产运营信息化水平。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钢铁、水泥等领域企业发展废弃物协同处置、资源循环利用、污水处理、热力供应等服务。鼓励装备制造领域企业联合建设一批铸造、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基础工艺中心。引导光伏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探索发展氢气储运、换电池及电池租赁等服务。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向智能化产品制造领域转型,实现生产、销售、安装与运营一体化发展。依托电商销售渠道,鼓励有实力的电商企业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延伸发展制造环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跨领域融合,支持中药饮片企业向下游流通领域、上游种植领域延伸。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落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责任主体,统筹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依托市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推进相关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重一创”建设成效评估考核和结果运用,建立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产业管理机制,突出奖惩激励导向。加强对接沟通,在创新资源布局、重大项目安排、公共平台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第二节 夯实要素保障
完善土地保障措施,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优化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土地利用,争取将项目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在用地批准时配置计划指标。严格按照亩均效益标准,提升新建项目准入门槛。探索鼓励建设高标准厂房和工业大厦,支持科技研发等轻设备型企业“上楼”,提升土地利用率。探索嫁接重组模式,加速“僵尸企业”清理和“腾笼换鸟”步伐,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加强资金保障,充分发挥“三重一创”、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做大政府投资基金规模,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吸引社会基金和上级政府基金在六安设立子基金,鼓励采取“基地+基金”方式对产业基地(集群)制定专项支持政策。
第三节 强化政策支撑
用好用足国家、省市支持产业、企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列入省级以上相关规划和政策资金支持范围,优化落实市级产业引导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推动作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化“三重一创”政策体系,强化市县两级政策协同,各县区、市开发区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政策力度,形成政策支持合力。研究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攻方向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行动指南。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载体、创业人才等方面,完善创业培育政策,支持新业态领域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设研发中心等。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管理办法、吸引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在六安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等,提高外来投资人员、中高层次人才住房、落户、子女教育、医疗服务、职称待遇等配套环境水平,提升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
第四节 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提升“四最”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努力构建市县一体、部门协作、政银企社联动的高效机制。纵深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做深做实“千名干部进万企”,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围绕招商链、人才链构建服务链,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完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机制,制定项目签约至达产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推行一站式服务,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进程。建立重点项目服务员制度,实行重点对象、重点项目“专人专班”跟盯机制,做到每个重点项目都有一名干部担任服务员,及时帮助解决发现的问题。
来源:招商网络
黄山市支持“食安安徽”品牌建设若干政策
2022-06-22安徽省省属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2-06-22安徽关于印发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6-22安徽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督查激励力度的通知
2022-03-30安徽关于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函
2022-03-24安徽省关于印发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22-03-11安徽省关于印发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2)的通知
2022-02-23关于印发安徽省“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