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关决策部署,根据《安徽省“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结合淮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加强需求侧管理;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坚定不移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实施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打造“五宜”幸福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内需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坚持扩大内需规模,提升质量效益,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配性不断增强。激发内需潜力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品和要素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顺畅。推动营商便利度争先进位,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内外需求循环效率持续提升,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外贸领域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科技创新。
二、释放潜力促进消费升级
(三)区域消费能级持续升级
1.构建区域特色消费圈。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全面提高消费供给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品位。整合优势资源、加速同类集聚,形成服装鞋帽、家装家电、消费电子等辐射淮海经济区的主题购物区域。持续优化商贸综合体布局,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夜间消费项目。
2.提高餐饮消费品质。鼓励风味食品、功能食品和预制菜产业发展,支持食品、饮品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特色餐饮区域品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连锁经营。多渠道开拓餐饮消费市场,提升购物中心餐饮服务实体品质。实施“食安安徽”品牌建设计划,增加绿色、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
3.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积极推动汽车下乡,进一步扩大刚需市场。大力发展保养、维修、租赁、改装、回收等汽车后市场,打造区域汽车消费集聚区。
4.推动家装家电消费升级。推进家电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加快产品质量品质提升。加快通讯器材类消费提升,促进5G终端消费,推动形成新的信息消费热潮。坚持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家装产品满足不同层级需求。引导消费者按照安全年限使用和更新家电。充分挖掘农村居住类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家电家居消费升级换代。积极引进智能家装服务,推广普及智能家电,推动智能家居、数字家庭发展。
5.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出台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绿色建材产业链发展,推广新型墙材下乡应用。
(四)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6.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支持县(区)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出一批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后备箱”工程基地、精品民宿和“双微”提升点。统筹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决战淮海”长三角红色旅游线路。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节庆旅游品牌,推动休闲度假、工业旅游、演艺消费创新融合发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7.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推动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快乐健身”行动,推进全民健身普及工程,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区)。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普及广播体操等工间操。加快发展山地户外、水上、马拉松、自行车等体育运动,培育县(区)特色品牌赛事。筹备安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8.规范教育市场消费。支持围绕学生课外学习发展,开发研学旅行、实践探索、艺术培养、亲子互动、特色课程等教育服务产品。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聚焦“五群十链”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导向,引导社会机构培养行业急需人才,支持合作办学、开发专业课程,打造辐射皖北的技能人才培训高地。
9.提升大健康消费。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院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优生优育和妇幼健康全程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口腔保健、健康康复等多样化业态,加快推进特色化、精准化健康服务发展。实施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计划,提升中医养生的服务能力。全面执行国家和省药品、高价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逐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10.增强养老消费供给。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实施公办养老机构覆盖能力达标率、服务质量安全达标率、入住率“三达标”提升行动。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开展基层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加快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构建。深入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引导养老机构向供养、教育、护理、康复和服务等经营一体化转变,发挥湿地生态优势,打造一批辐射淮海区域的高质量健康养老示范承接基地。
11.提升托育家政消费。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持续扩大供给,支持建设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开展“一乡镇(街道)一普惠”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采取多种方式提供照护服务。扎实开展“放心家政”行动,鼓励家政品牌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中小家政企业做精做专。
(五)新型消费健康发展
12.满足群众便利消费需求。培育特色新型消费县(区),推动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鼓励品牌连锁超市、便利店进社区,畅通城乡消费循环,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加快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拓展无接触式消费体验,鼓励发展智慧餐厅、网上菜市、网上超市等,激发青年群体消费潜力。
13.积极推进消费模式创新。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等应用场景从事社交电商、直播助销业务。争创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持续推进信息消费产品创新研发。适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总部经济等新模式快速发展的趋势,推动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建设。
14.持续推进“互联网+服务”。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加快实施“5G+”智慧教学系统和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不断扩大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推进智慧文体,依托“游安徽”“智游淮北”等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线上展演、数字文化、数字场馆、智能健身场馆。推进智慧医疗服务,探索5G远程医疗和影像检查等技术应用,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推进智慧养老,发展智慧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
15.培育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推广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鼓励再生资源企业探索“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二手闲置物品在线交易。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推进新能源公交车购置及公交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16.培育绿色消费生活模式。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持续开展过度包装治理,探索简易包装和无包装配送模式,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积极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占比。大力推进慢行系统建设,积极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三、优化结构精准扩大投资
(六)加大产业链补链强链投资
17.扩大制造业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保障签约项目落地,鼓励优质成长型企业实施延链强链产业项目。建立和完善工业项目库,动态完善项目推进台账,构建项目准入、开工、竣工、投产、入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18.加大战新产业投资。加快打造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省级战新基地。延长煤炭产业链,加大陶铝产品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建设。
19.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机械制造、食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升级。
20.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五群十链”等产业图谱,排定目标头部企业,完善产业招商地图,加强与央企、世界500强、民营500强企业精准对接,发挥“群长”“链长”、产业招商团、商协会、招商顾问作用,加大制造业招商引资力度。
(七)加快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21.优化煤炭产业投资投向。加强煤炭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实施煤矿智能化和安全改造项目,推动传统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煤矿生产效率。加大煤层气开采利用,积极推进煤矿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利用率。
22.推动燃煤机组改造升级。发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引领作用。推动火电厂进行节能、灵活性、供热升级改造“三改联动”。
23.壮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加快推进光伏风电项目建设,壮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试点示范。
24.加快锂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打造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到电芯及PACK,再到终端应用及电池回收利用的绿色循环完整产业链。抢抓光伏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加快光伏材料和储能材料产业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氢能源产业发展,优先发展制氢储运及成套设备,培育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
25.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构建多元化气源供应体系。完善城市燃气管网,搭建城区燃气管网环网体系,推进“镇镇通”工程建设。
26.提升热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开展“一企一策”用热管理服务,规范用热合同履行和成本约束,充分发挥热源优势,努力形成价格洼地,为招商引资提供要素保障。
27.推进氢能一体化项目建设。探索实施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应用项目,探索试点可再生能源制氢,开展绿氢参与煤化工产业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八)加大网络型基础设施投资
28.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全力推进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阜阳-蒙城-宿州(淮北)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G3京台高速双堆集互通立交、徐州-淮北-阜阳高速公路淮北段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通用机场和水运航道建设。
29.加快推进水网工程建设。强化防洪减灾保障,全面实施淮北市中小河流治理,提升堤防防洪能力,加快实施淮北市东部山区排洪除涝工程,建设蒋台沟排涝泵站。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淮北群众喝上引调水项目建设。实施引江济淮二期淮北段工程,新沱河上四铺站扩建、新建殷庄站、王引河至萧濉新河黄桥闸连通输水涵、凤栖湖蓄水口门工程和萧濉新河淮纺闸-萧淮界段防渗处理。
30.加快完善电网工程建设。加快电网项目建设,完善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构造坚强地区环网,加快实施220千伏凌云变项目、淮宿蚌高铁双堆集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110千伏李楼输变电工程、高铁西站片区电力线路改造等项目建设。
(九)加快绿色转型示范市建设
31.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聚焦“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定位,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治理政策,加快采石宕口、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着力打造生态修复“淮北模式”。
32.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推动工业领域低碳发展,积极布局碳中和相关产业,引导和支持企业节能改造,重点保障工业增加值能耗优于全省控制水平的非“两高”项目用能需求。推动城乡建设领域低碳发展,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推进农业农村领域低碳发展,优化农业农村生活生产方式。
33.推进大气污染源治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动电厂实施超净排放改造、水泥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关停不达标的燃煤机组。鼓励地理位置相近、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性质相似的中小企业,单独建设或依托产业园区(集中区)以及治污能力强的规模企业建设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加强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港口码头大型煤炭、矿石堆场防风抑尘、洒水等设施建设,推动实施物料输送系统封闭改造。
34.加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力度。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推进城区老旧污水管网错接、混接改造。加强城区已治理黑臭水体的日常运营维护管理,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动县城黑臭水体治理。
35.加大生活垃圾和危废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设施,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多元化、可持续运营模式。加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提升现有处理能力。
(十)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36.提升教育领域投资质量。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工程,“一校一案”开展标准化建设。支持具有相对优势、办学特色鲜明的中职院校提升基础办学条件,鼓励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施“老有所学”行动,完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体系服务网络。
37.加大基本医疗设施投入。推进儿科、麻醉、心脑血管等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较大的专科能力建设。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推动与沪苏浙高水平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濉溪县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建成三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加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38.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力争达到二级馆标准。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宣传教育和服务居民功能。完善现代科普馆体系,打造基层科普活动阵地。建设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居住小区、行政村健身设施配建和现有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利用城市空闲地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设施资源建设改造体育设施。
(十一)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39.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和技术,统筹建设淮北市政务云平台。以分布、弹性、异构、容器云为目标,以信创为基础,形成全市1+X+N云-边协同的算力架构,实现随需的算力资源供给。鼓励开展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上网用网。
40.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和企业研发平台等,推动省级、市级创新平台提能升级。
四、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十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41.推动种植产业提质。保障粮油生产,高标准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高蔬菜供给能力,提高蔬菜产业的质量效益,建立面向本地与长三角地区的绿色蔬菜基地。建立水果产业基地,以科技支撑创品牌、提品质。
42.提升养殖产业规模。大力优化畜禽水产产业空间布局,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努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初步建成生猪、家禽和肉牛全产业链。着力构建畜禽养殖设施现代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的养殖产业集群。
43.大力推动机械强农。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逐步淘汰老旧机械,深化农机农艺融合,培育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快“机械换人”进程。
44.加快推进科技强农。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发挥淮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北市种业科学研究院)作用,搭建农业创新平台。支持濉溪县打造“种业强县”。持续打造“淮优”农产品。
(十三)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
45.提升制造业质量。建立新建投产企业培育库、“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强跟踪辅导,实施精准帮扶,促进企业尽快进规入统、健康成长。支持创建国家智能制造先行区和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速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
46.扩大制造业体量。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实施“三重一创”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五群十链”强链补链工程,坚持龙头带动,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技术和产品,推动“头部企业+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47.提高制造业效益。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工程,适时拓展亩均效益评价范围。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依法依规落实用地、用能、环境容量、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绩效挂钩政策,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十四)实施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
48.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服务业,发展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信用中介、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引进培育总部经济,打造商务服务业集聚区。
49.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赋能、跨界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骨干网络,推进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打造一批特色“工业APP”及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构筑万物互联、跨界融合新基础。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持续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探索推广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五、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和高效流通网络
(十五)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50.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进年度耕地质量更新评价,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积极申报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市场导向、利益共享、体制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积极做好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和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主体。
51.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机制。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建设,扎实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着力构建监督有力、督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网络直播营销市场主体的行政指导,规范引导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要求清理取消各类限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规定,禁止在招标文件中随意抬高投标企业资质等级。
(十六)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52.优化物流设施网络。加快孙疃码头、韩村码头建设,提升南坪码头港口资源。完善青龙山“无水港”服务功能,打造“淮北-青岛港”海铁联运隔日列即“五定”班列,谋划发运“淮北-宁波港”空重联运班列,实现港口前移,建成青龙山国际陆港和淮北智慧物流园东西双核心。
53.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拓宽农产品进城渠道,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高效配送网络。充分发挥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核心业务从现场现货交易向物流配送转变。
六、加快释放城乡需求潜能
(十七)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
54.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规划引领,实施《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深化重点片区详细规划,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东部新城公共服务品质,推进高铁西站片区规划建设,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和新市民进城落户。推进工业旧址改造,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实施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城区园林绿化建设。
55.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濉溪县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城建设。壮大培育县(区)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建制镇连城接村、承上启下的作用,促进小城镇特色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立足禀赋特点,建立特色小镇清单,进一步提升标杆,培育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优化布局微型产业集聚区,与特色小镇有机衔接。
56.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实行本地居民户口通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稳定就业能力。健全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与居住年限等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严格落实省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十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57.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和备案,落实村庄规划编制计划。推进水电路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投入力度,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58.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受相关权益。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九)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59.加快区域开放合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与沪苏浙更多城市建立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深化徐淮合作发展,推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落实,高标准建设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大力推进徐淮宿一体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中部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七、增强内需发展的动力活力
(二十)全面提升消费软环境
60.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消费品产品质量提升,强化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建立消费品伤害监测工作站点,完善召回工作机制,加强召回全程跟踪监管、后续监管和督查,推进缺陷消费品召回常态化。提高消费者主体意识和维权能力。落实网购7日无理由退换货有关规定,广泛开展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探索建立消费纠纷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加大网络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简化小额消费争议处理程序。
61.释放市场消费潜力。围绕住房、汽车、家电、餐饮、商超等消费热点领域,适时发放各类消费券,拉动消费回补。持续开展购好物、品相味、直播带货、网红打卡等夜经济促销活动,举办常态化演艺活动,着力激活夜经济。
(二十一)多维度优化投资环境
62.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全面落实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平等待遇,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常态化发布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政府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制定。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资本联合、产业协同、模式创新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重大投资、成果转化和资产整合。
63.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健全重大产业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机制,用足用好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数字赋能普惠金融专项行动,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聚焦“五群十链”产业,构建工业高质量基金体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促进盘活存量资产。
64.建立投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规范有序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等投资审批创新经验,提高投资审批服务效率。加强投资决策与规划和用地、环评的制度衔接,做实投资项目前期工作。
65.加大对投资的要素保障。全面实施开发园区“标准地”制度。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用能、环境等要素资源配套支撑。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统筹保障用能需求。推进土地要素精准保障,促进重大建设项目及时落地。按照“县(区)政府组卷、窗口受理、市局并联审查、政府审批”的流程承接用地审批工作。
(二十二)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66.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动态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政府权责清单,推进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完善并严格执行抽查事项清单,推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扩大简易注销范围,依据法律法规办理破产案件注销登记。严格落实“皖事通办”平台要求,深入推进更多涉企服务“一网通办”。坚持问题导向、市场主体导向,完善考核办法,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67.保障市场主体权利。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加大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的行政处罚力度,依法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积极争取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信用承诺制,开发信用类惠民便企产品和服务。加强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枢纽作用,依法依规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应用,保护信用信息安全和隐私。
(二十三)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68.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组织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开拓行动,组织企业抱团参展,开展“一带一路”贸易推广和对接活动。支持企业参与“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系列行动,拓宽海外业务市场。加快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北联动创新区。
69.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外资法及其配套法规宣传,创造更加优化的外商投资环境,做好负面清单落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待遇。促进外商企业扩大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参与承担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八、加快提升居民消费支付能力
(二十四)持续推动居民增收
70.实施就业创业行动。大力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扎实推动辖区居民就近就业、充分就业。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业孵化基地等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求职招聘、创业指导等专业服务。提高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引导支持小微创业者实现创收致富。
71.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技工强省建设,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互联网+”职业培训新模式,积极推进重点群体专项培训。建设认定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就业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人力资源产业园,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鼓励企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项目。
72.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有序推进“村社分账”,加快释放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红利,保障农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深化农村资产收益分配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73.促进城镇居民增收。落实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各类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健全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二十五)强化社会兜底保障
74.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法定人群全覆盖,落实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和职业年金政策,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政策落地。贯彻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淮北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细则》相关规定,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落实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深化暖民心行动,提质扩面民生实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争取资源融合,积极推动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协同发展。
九、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二十六)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75.增强粮食安全保障。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促进市粮食投资集团发展,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建立完善政府储备规模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粮食应急保障工程,建设市、县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持续倡导节粮减损。
(二十七)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76.增强应急物资和救援能力保障。动态编制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名录,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加快提升应急物流投送与快速反应能力,布局建设一批应急物资运输中转站。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推进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优化整合防灾减灾救援资源,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推动基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十、保障措施
(二十八)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二十九)强化组织协调
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统筹协调,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既有目标前后衔接,更加注重可操作性,进一步谋深具体目标任务、谋实具体工作、谋细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特别是要完善服务消费、网络消费等统计监测,更加全面准确反映内需发展情况。加强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定期盘点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尽快落地落实。
(三十)注重政策协同
加强财政、金融、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政策合力。密切跟踪分析政策落实情况及内需形势变化,加强扩大内需政策研究储备,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强化政策成效评估,保障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顺利实现。
(三十一)做好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及时总结实施成效,宣传推广扩大内需的好经验好做法。
来源:招商网络
展开